首页 > 农业知道 > 农业问答 > 育肥猪的口蹄疫诊断

育肥猪的口蹄疫诊断

发布于:2017-07-01 23:00:11 农业问答 阅读: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黄”,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目前在世界各地流行。造成很大损失。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对本病的研究和防治。

1.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目前有A、O、C、SAT1、SAT2、SAT3(即南非1、2、3型)以及Asia(亚洲型)等7个血清型。在A、O、C三个血清型中以O型最常见。各型间彼此几乎没有交叉免疫性。每一个血清型又分若干亚型,同型各亚型之间仅有部分交叉免疫性。口蹄疫亚型有70个以上。

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在自然情况下,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久。

2.流行病学

口蹄疫能侵害33种动物,而以偶蹄兽最易感染。病畜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病初期的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因为病状出现后的头几天,排毒量最多,毒力最强。病猪排毒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

病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的病毒量相当高,在本病的传播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消化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门户。也能经损伤的黏膜和皮肤感染。空气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0~100千米以外的地方,本病常可发生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口蹄疫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猪口蹄疫以秋末、冬春为常发季节,尤以春季为流行盛期,夏季较少发生。

口蹄疫一经发生往往能呈流行性,其传播既有蔓延式的,也有跳跃式的,而在某些半农半牧区或山区半山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口蹄疫的发生可以表现为常在性疫源地形式。

3.症状

潜伏期1~2天,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黏膜(包括舌、唇、齿龈、咽、腭)形成小水疱或糜烂。蹄冠、蹄叉、蹄踵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逐渐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如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影响蹄叶、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常卧地不起,病猪鼻镜、乳房也常见到烂斑,乳头上的皮肤病灶较为常见,但也发于鼻面上,其他部位皮肤如阴唇及睾丸上的病变少见,还可常见跛行,有时流产、乳房炎及慢性蹄变形。

4.病变

除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黏膜有时可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有黑棕色痂块。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片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所以称为“虎斑心”。心脏松软,似煮肉状。由于心脏纤维的变性、坏死、溶解,放出有毒分解产物而使病畜致死。

5.诊断

根据急性经过,呈流行性传播,主要侵害偶蹄兽和一般取良性转归以及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可进行诊断。作补体结合试验或微量补体结合试验鉴定毒型。或送检病畜恢复期血清,做乳鼠中和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或放射免疫、免疫荧光抗体法被动血凝试验等来鉴定毒型。最近国内外报道了生物素标记探针技术来检测口蹄疫病毒,从而使口蹄疫的诊断进入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临诊诊断技术行列。确定毒型的重要性在于目前使用的多系单价疫苗,如果毒型与疫苗毒型不符,就不能收到预期的防疫效果。

注意猪口蹄疫、猪传染性水疱病、猪水疱性疹和水疱性口炎等四种水疱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 育肥猪的口蹄疫诊断

    育肥猪的口蹄疫诊断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黄”,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口腔黏膜、...

    2017-07-01